欢迎光临

【北京研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国粹皮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画篆刻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全国第一批非遗双创人才——向杰

发布时间:2025-07-17 14:36:14 人气:3377 来源:新闻资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淌千年的血脉根魂。它不仅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基因库。当历史叩响新时代的大门,我们既需以虔敬之心守护技艺原真性,更要以创新之志激活其当代生命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此成为非遗传承的时代命题。  

而今,一群躬身实践的传承者正将命题化为行动:他们以双手为舟楫,载着古老技艺穿越时代洪流;以创新为星火,点燃非遗基因的当代觉醒。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传统与未来的握手,更见证着文明根脉如何在当下绽放新枝

形象照.png

向杰,重庆市人,下过乡,扛过枪,业余艺术爱好者。

艺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美化人们物质生活,也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

青少年时期我喜欢绘画,由于自己刻苦学习和钻研,其作品常被一些报刊杂志发表刊登。随着社会的变革和高科技的出现,我又热衷于平面设计、视频编辑、动画设计制作、三维装饰设计等,现在我主要探索和研究摄影艺术。

渔归

 

近年来在摄影艺术上取得了一些成效,其摄影作品屡次在一些中外摄影大赛和大展中获奖并展出。众多摄影专辑作品被众多主流媒体发表和转发,部分作品多次被央视和中国非遗发展中心特邀刊发并入选载入其编辑出版的艺术年鉴中,有些摄影作品还被欧洲集邮协会特邀制作成邮册在一些发达国家发行。由于自己在摄影艺术中作出了一点贡献,被央视和中国非遗文化发展中心评为“中国艺术榜样人物”、“民族艺术品牌领航人物”、“中国非遗传承年度代表人物”、“2022年献礼两会优秀艺术名家”等称号, 2022年被中国非遗评为“中国非遗金牌手艺人”,2022年被央视评为新时代文化创新领军人物”,2022年被央视有关栏目组特邀在《名家讲坛》面对面进行艺术人生访谈

拨动琴弦

 

2023年被央视评选为“中国新时代艺坛楷模”荣誉称号,2023年7月被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文创时代栏目组聘为副会长,20238月29日,应新时代杰出华人海外展播组委会邀请,多幅作品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上展播,2023年荣获中国非遗新时代摄影成就奖,20231111日央视中学生频道播出了我的摄影专题“时代人物”节目,202312月被《中国军转民》杂志社聘为《中国军转民》杂志社文化艺术编委会特约编委。

街边小吃店

 

2024年初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组委会授予“2023年度摄影人才成就奖”,2024年被央视中学生频道《强国丰碑》栏目组授予“2024创新标榜人物”,2024年被文化两创、自信、自强国际非遗领军人物组委会评选为“国际非遗领军人物”荣誉称号,2024年被中国非遗评为“国之大家非遗传承示范人物”,2024年被cctv授予为《翰墨传奇 艺坛巨匠-时代功勋人物》,2024年被央视授予《建国75周年文化传承优秀代表人物》,2024年被中国军转民杂志社授予“助力军民融合优秀艺术家”,2024年被中国非遗授予“全国首批非遗大国工匠”,2024年,为庆祝澳门回国祖国25周年和建国75周年,香港集邮有限公司、港澳集邮网、山水丹青出版发行专辑邮册,2024年央视编辑制作的“《盛世华诞,举国同庆》——重点推荐摄影艺术家向杰”在多个主流媒体播放。2024年荣获首届人文纪实摄影类中国香港摄影金像奖。

老茶馆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需要艺术。作为一个艺术爱好者,要想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只有到生活中去体验、观察、发现,只有通过切身的生活感受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才有深意和内涵,才会接地气,才会获得大众的共鸣,才能在岁月中经受住检验,才不会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淹没。

赶集大妈的午餐

 

艺无止境,艺术的道路很漫长,想要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让自己的艺术作品具有生命力,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己与艺术方面有关联的知识和技能及修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去学习、提升、探索、研究,虚心进取,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独创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才能取得更大更好的成就,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水平更上一层楼。

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