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遇见互联网 南华彝绣“绣”美出圈
发布时间:2023-07-21 16:16:09 人气:2884 来源:新闻资讯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首届云南南华彝绣文化周上,南华彝绣“绣”美出圈,特别是东南大学2023年本科生录取通知书里的彝绣元素迅速出圈走红,引爆全网,各大央媒、中央相关单位微信微博纷纷转发报道,让更多的网民知道南华、了解南华。
传承和传播的“比翼双飞”
“从2018年开始,乘着短视频平台兴起,我把自己的故事和绣品拍成视频发在平台,很快引来一波热度,进而带来了很多网络订单,如今,靠着线上和线下两种销售渠道,我家每年的订单超过10万元,纯收入6万元左右。”袖珍绣娘说。
她的出圈经历只是南华2000多绣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理念不断深入,传统非遗也在频频“触网”之后焕发了新的生机。
彝绣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然而多年来,南华彝绣存在“看着美丽,穿不出去”的问题,近年来,针对传统彝绣受众有限、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南华县在坚持保护好非遗文化的同时,把非遗文化与时尚潮流相结合,对传统绣法进行创新,设计带有更多时代气息的绣品式样、构图,在服装、杯套、车载香薰、公文包等日常生活用品中融入彝绣元素,让普通生活用品华丽转身为精美手工艺品。不断加大民族刺绣文化传承和产品开发力度,设计打造一批具有南华特色、民族文化元素与实用性兼具的彝绣文创产品,促进彝绣文化创新能力,打造彝绣系列品牌。同时发起了以“彝绣产品进商圈”为主题的拓展彝绣产品销售渠道的专项行动,积极推动彝绣产品进直播间、大型超市、高端酒店、高档餐厅、新华书店等各行业进行展示销售,累计与7家大型超市、酒店、餐厅、文化传媒公司、书店建立合作关系,激活本地供需市场内生动力,进一步拓宽了彝绣产品的本地销售渠道。
网络直播和非遗的“双向奔赴”
在7月13日的彝绣电商直播大赛上,10名主播的带货成绩斐然,累计观看人次13.65万人次,获赞5.6万次,让广大网友在直播间品味南华彝绣。
“今天的比赛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进我直播间观看的观众就达到7000多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大家纷纷表示,彝绣产品太精美了,会持续关注,流量让我看到了传统技艺发展的新可能。”参赛选手说。
近年来,南华县抢抓电商发展契机,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通过举办电商直播带货的方式,培养了一批懂运营、会传播、能带货的乡村数字人才,带动更多农民参与本地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为南华彝绣插上飞出大山的“翅膀”, 奏响彝绣与电商的交响曲,南华彝绣正在云端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