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北京研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国粹皮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画篆刻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全国第一批非遗双创人才——吴元和

发布时间:2025-07-22 10:56:28 人气:3475 来源:新闻资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淌千年的血脉根魂。它不仅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基因库。当历史叩响新时代的大门,我们既需以虔敬之心守护技艺原真性,更要以创新之志激活其当代生命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此成为非遗传承的时代命题。  

而今,一群躬身实践的传承者正将命题化为行动:他们以双手为舟楫,载着古老技艺穿越时代洪流;以创新为星火,点燃非遗基因的当代觉醒。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传统与未来的握手,更见证着文明根脉如何在当下绽放新枝

形象照.jpg

吴元和,庆元县岭头乡小际头村人,庆元县远程古建工程队,是由吴元和创立,传承鲁班榫卯结构古建筑及木拱廊桥技艺。是一家从事木构古建的传承基地,吴元和担任法人。自1978年起跟随父亲学习木工技艺,并于1995年夏天与父亲吴黄淼一起到政和县一带进行维修,在维修期间对木拱桥的三节苗与五节苗通过交错搭置互相承托架成木拱桥的科学力学原理和不用寸钉片铁就架成木拱桥的传统营造技艺不生浓厚兴趣,就细心向父亲求教木拱廊桥的建造要领,并得到父亲的真传。

2019年与吴远友一起承建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湘土镇水尾桥,并正式成为主墨师傅,2019年参与庆元县龙溪乡西溪村木拱桥的规划与设计。空余时间承接其余古建,如宗祠、寺院、亭廊楼阁等,2022年主墨重建闽候县大湖乡六景村三溪桥木拱廊桥。目前,主墨左溪镇左溪村木拱廊桥的建造。

本人在40余年的木匠生涯中,足迹遍布湖北上海、江苏、广东、福建、河南等省市。承接项目如庆元县拱瑞堂大殿、半岱村八角亭、官塘乡横坑水尾桥、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中沙乡古圆亭、淮土镇水尾木拱桥、沙县端溪廊桥(叠枕)、三明市陈大镇孔子庙、古田县富达村水尾桥、闽候县大湖乡三溪村木拱廊桥、建瓯市玉山镇岭口村廻龙阁,福建省沙县区南阳乡罗岩太保庙修缮工程,庆元县左溪乡左溪村,抱龙桥工程等建造了大小工程 200余个。并参与庆元县龙溪乡西溪村木拱桥的规划与设计和参与左溪镇左溪村木拱廊桥的建造。在坚持古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充分学习当地木工技术特点,去弊保优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使传统的古建艺术更加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

同时,这种木结构建筑还具有抗震功能,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像保存至今的唐代南禅寺、佛光寺辽代的应县木塔,天津的独乐寺观音阁等等都具有很强的抗震功能。比如独乐寺观音阁,它经历过8次有科学记载的大地震,特别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一点也没遭到损坏。所以这很清楚地见证一点,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有很好的抗震功能。

吴元和自建立了庆元县远诚古建工程队,该队伍远赴各地建造了许多古建。这些古建都是采用了复古技术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也是吴元和对古建筑的技术革新。远诚古建工程队所建筑的古建筑也深受各地人士的好评。目前该传承基地占地面积3150平方米,总工程师吴元和,技术顾问吴远友,技术人员胡西海,助理工程师王业智,绘画吴小雨。

古建筑以其独有的韵律,融入山川河流之间,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见证,古建筑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民族记忆的载体,让后人得以触摸到那些遥远而温暖的历史瞬间,吴元和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为中国的古木建筑的发展与守正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