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批非遗双创人才——吴刚
发布时间:2025-07-18 09:03:19 人气:3361 来源:新闻资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淌千年的血脉根魂。它不仅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基因库。当历史叩响新时代的大门,我们既需以虔敬之心守护技艺原真性,更要以创新之志激活其当代生命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此成为非遗传承的时代命题。
而今,一群躬身实践的传承者正将命题化为行动:他们以双手为舟楫,载着古老技艺穿越时代洪流;以创新为星火,点燃非遗基因的当代觉醒。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传统与未来的握手,更见证着文明根脉如何在当下绽放新枝。
吴刚,男,独山县作家协会会员。籍贯贵州省遵义县(今播州区)人。祖父吴发钊参加过“中国远征军”,曾到缅甸抗击日军;父亲吴国洪参加过“抗美援朝”志愿军,到过朝鲜战场。母亲郭芳群是独山县下司镇星朗村人,属于当地的少数民族(布依族)。吴刚出生于黔桂铁路边区独山县峰洞采石场,1983年9月,他15岁顶替父亲职务参加工作,成为贵阳铁路分局峰洞采石场的员工。两年后,峰洞采石场划归都匀工务段管辖。1993年由于工作需要,他被调出采石场,先后在筹洞、峰洞等工区担任路基工、线路工、巡道工。2004年6月至2006年7月,他被单位推荐进修学习,顺利完成了“铁路中专”的学业,获得“贵州省高级技工学校”颁发的中专毕业证书。2008年9月22日,都匀工务段撤销,划归贵阳工务段,吴刚成为贵阳工务段的员工。
在业余工作之外,吴刚爱好史学,喜欢编写一些历史小说,被一些人称为“民间土史学者”。2008年12月他被邀请参加独山县第三次文代会,并加入新成立的“独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成为独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之一。他的作品有中篇历史小说《京官谪匀》、《高炮505团》及长篇历史故事书《永历帝传奇》、《名城遵义剿匪故事》、《中国远征军“散兵游勇”》等,由于他的作品多数属于民间流传自印书,因此,他被一些人称为“独山县民间土史学者”。
2017年10月他编写的《高炮505团》一书,被“贵阳晚报”记者采访拍照,出了一期《父亲与高炮505团》的文史文章。2024年,他由“独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转入“独山县作家协会”。个人作品入选《新时代实干者风采》一书,2024年10月他的作品《永历帝传奇》、《洪化太子吴天佑传》、《中国远征军“散兵游勇”》被云南省图书馆收藏,并发给收藏证书。短篇散文《我的母亲郭芳群》入选《和平之光·50位文化践行者/2025精品台历》一书。荣获:《2024文学艺术年度新闻人物》等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