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批非遗双创人才——冯诗茗
发布时间:2025-07-09 15:55:22 人气:3306 来源:新闻资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淌千年的血脉根魂。它不仅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基因库。当历史叩响新时代的大门,我们既需以虔敬之心守护技艺原真性,更要以创新之志激活其当代生命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此成为非遗传承的时代命题。
而今,一群躬身实践的传承者正将命题化为行动:他们以双手为舟楫,载着古老技艺穿越时代洪流;以创新为星火,点燃非遗基因的当代觉醒。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传统与未来的握手,更见证着文明根脉如何在当下绽放新枝。
冯诗茗,男,56岁,中医世家,执业中医师,从医38年。擅长各种疑难杂症、各类早期癌症、颈、肩、腰、腿、风湿、类风湿、脱发、中耳炎、胃炎、肠炎、慢性胰腺炎、肝炎、转氨酶过高、肝硬化、胆囊炎、胸膜炎、咽喉炎、妇科杂症、中风、乳腺增生、综合性肾病、肾功能衰竭、头痛、各种结石、痈疮、淋病、肺结核、胃肠息肉、银屑病等。
创作和发明的治疗颈椎、腰椎等疑难杂症中医偏方50多个,另与民间高手合作的验方达100多个,与获得专利的中医专家合作的方剂、验方达60多个;已经治愈、康复的:“疑难杂症”、“大医院拒收”、“放弃治疗”、“癌症晚期”、“中风偏瘫”等患者近300名。
医者:仁德、仁心,方能救人于世;他生于中医世家师承其父冯祖林;他40余载如一日,无时不心怀中医潜心钻研;他逢患必先脉诊、无须开口、便准确推断病证、病理、病因、病机;他就是冯诗茗,视患如亲、身怀感恩,被人亲切称为10免费医生!
CCTV中央7套《魅力人物》走进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冯诗茗济和中医医院,了解冯诗茗院长及其团队如何将中医•中药结合排淤疗法运用恰到好处、造福一方百姓!
荆楚大地,悠悠汉水,著有“八百里金南漳”之美誉的南漳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之南,拥荆楚之华?乘汉水之利,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故事的源头!这里奇山秀水?多原始森林,藤蔓缠绕?花果累累,有众多的野生动物栖息其间,药源丰富,是天然的中草药药库…优越的地理环境及厚重的历史人文文化,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南漳县济和中医医院院长冯诗茗行医40余载,践行医者仁心 谱写人间大爱,救人无数。
他遍访民间名医集众家之长,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他博览群书,对各类古医药书籍、《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针灸大成》《医宗金鉴》等更是细读精研•爱不释手;经过40多年临床实践总结终形成特色,即针对各种不同的疑难杂症在采用中医中药诊治的基础上结合排淤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同行好评及广大患者家属认可! 技不在高 而在德;术不在巧 而在仁。从医多年,冯诗茗院长始终将医德牢记于心,心系百姓。在4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他用精湛的医术和爱心,拯救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重塑着无数患者的信心,使他们重获健康和幸福!他尤其擅长对消化道类(肠胃•肝脾•胰腺•心肺•肾)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对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偏瘫•风湿类风湿病•男女不孕不育症•各种肿瘤癌症等疑难杂症颇有建树……。
冯院长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中医理论功底丰厚,临床经验丰富。在当地乃至湖北大部有非常高的影响力,被广大患者誉为“当代神医”。同时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和充分认可:2013年10月被南阳医圣仲景国际论坛授于“医圣传人”;2014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于“铁杆中医”(由国医大师邓铁涛亲自题名)光荣称号;2016年10月国医大师联合会特聘为“中华国际经方研究员”;2017年11月被北京中西慢性病防治委员会当选为“国际自然疗法创新联盟理事”;2018年7月14日被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授于“特色技术卓越杰出奖”;2018年12月第九届全国名老中医绝技演示交流大会“特邀贵宾”;于2018年8月15日被国医学术交流大会授于“中医世家传承人”,于2019年1月17日国医网健康顾问委员会特聘为“主任委员”;2019年4月入选南漳县首届十大行业知名品牌等荣誉。省市电视台相继做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两次到本院专访报道!
济和中医医院在院长冯诗茗的带领下,夯实基础、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坚持走互联网+、特色立院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促发展,与时俱进。与国内同行业医院、专家合作,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先后与北京圣君中医科技研究院,武汉远光瑞康科技有限公司,国际自然疗法创新联盟、国医大师李佃贵工作室、等达成战略合作。
仁心铸医魂,妙手济苍生——记冯诗茗济和中医院院长冯诗茗
在历史文化名城襄阳,汉水汤汤,滋养着一方水土,也孕育着深厚的医道仁心。在这片土地上,冯诗茗济和中医院如同一颗温润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散发着传统中医的芬芳。而掌舵这艘“济世之舟”的院长冯诗茗先生,则以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成为了无数患者心中的“健康守护神”,更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医国粹的杰出践行者。
精研岐黄,妙手回春显真章
冯诗茗院长与中医的缘分,出生于中医世家也深植于对古老智慧的敬畏与热爱。冯院长深谙“师古而不泥古”之理,在扎实的理论根基上,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思路和治疗方法。面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他辨证精准,用药精当,常能药到病除;面对诸多令现代医学也颇感棘手的疑难杂症,他则凭借深厚的中医底蕴和敏锐的洞察力,抽丝剥茧,另辟蹊径,屡屡创造“柳暗花明”的康复奇迹。
在冯院长的诊室里,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有四处求医无果的慢性病患者,在他这里找到了康复的希望,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他的妙手,不仅祛除了身体的病痛,更抚慰了无数焦虑的心灵,让患者真切感受到中医“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博大精深。
大医精诚,仁爱为本暖人心
医术是根,医德是魂。在冯诗茗院长身上,“大医精诚”的古训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济和”二字,医院的名字,更是他毕生践行的准则——济世救人,医患和合。在他心中,“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份责任感,源于他对生命最深沉的敬畏和对职业最纯粹的坚守。
对待患者,他视若亲人。诊脉时,他神情专注,耐心倾听患者的每一句诉说;开方时,他反复斟酌,力求药简力宏;治疗中,他嘘寒问暖,给予患者莫大的精神慰藉。这正是他仁心仁术最真实的写照。面对患者的感激,无论是锦旗、赞誉,冯院长始终保持着医者的清朗。将根深深扎在襄阳这片热土上,只为守护一方百姓的健康福祉。这份对初心的坚守,这份对纯净医德的捍卫,如清泉般涤荡人心,树立起一座令人敬仰的精神丰碑。
薪火相传,惠泽四方践使命
冯诗茗院长深知,中医的瑰宝需要代代相承方能生生不息。他不仅是悬壶济世的医者,更是诲人不倦的师者。在繁忙的诊疗之余,他将大量的心血倾注于中医人才的培养上。在诊室里,他是严格的导师,手把手教导年轻医生辨析脉象的微妙起伏、理解药性的君臣佐使,强调“望闻问切”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死;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毕生所学和经验倾囊相授,只为点燃更多传承的薪火。
一份担当·一份责任,冯诗茗院长除了每日的看诊之外,他和他的团队经常走村入户为行动不便患者送医·送药,经常顾不得休息,纵使是在晚上,只要患者有需求,他也热情周到的服务;这如春雨般润物无声的善举,不仅驱散了病痛,更传递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与中医的仁爱精神。
苍生大医的时代风范
冯诗茗院长,这位扎根荆楚大地的中医人,用一双妙手祛除病痛,用一颗仁心温暖人间,用一份执着守护传承。他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完美展现了“大医精诚”的崇高境界。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医千年不衰的生命力,看到了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璀璨光芒。
他不仅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院长,更是一位心怀苍生、德艺双馨的“苍生大医”。冯诗茗济和中医院门口那络绎不绝的患者身影,诊室内外那一声声真挚的感谢,都无声地诉说着他的付出与价值。他以不息的热忱,在汉水之滨,在古城襄阳,续写着“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的朴素宏愿,也谱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杏林传奇。他的仁心仁术,如同汉江之水,奔流不息,泽被苍生,是襄阳人民的福祉,更是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宝贵财富。